| |
|
| 目前位置 : 首頁
> 永然文化出版
| |
|
|
消費•買賣高手權益Q&A
2006/06/28
|
作者:
林宜君
消費·買賣高手權益Q&A 作者:林宜君律師 系列:生活權益保障Q&A系列7 2L07-1 日常生活中,與「消費」有關的行為多不勝數,小自買衣、吃飯、美容、旅遊,大至購屋、保險、醫療、駐衛保全……,無一不與消費問題息息相關;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、提升消費生活品質,除了民法、食品衛生法、商品標示法……等各法的基本屏障外,《消費者保護法》更成為目前處理消費糾紛的主要依據。消費者該怎麼知法、用法,讓自身權益不打折?企業經營者又要如何謹守分際,讓企業賺飽銀子,贏得商譽?高手看招,本書請您先睹為快! 「消費·買賣高手權益Q&A」一書總計分成十三篇,除了「概念篇」簡要說明消費權益的基本重點外,餘依各種不同消費內容或不同買賣方式的消費類型,分成郵購、網路、電視購物篇;信用卡、分期付款買賣篇;食品、醫療保健、美容瘦身篇;廣告糾紛篇;訪問、試用買賣篇;不動產買賣、租賃糾紛篇;旅遊權益篇;保險權益篇;直(傳)銷權益篇;仿冒與盜版貨糾紛篇;保全及大樓管理糾紛等篇,最後則是提供消費者實際運用的紛爭救濟篇。 《消費者保護法》自民國八十三年一月十一日公布施行以來,真正對其有所了解,甚至能夠加以運用的消費者,其實還屬鳳毛麟角。《消費者保護法》勝於他法對消費者的保障,在於課以企業經營者更多、更大的責任,以維護經濟上相對處於弱勢之消費者應有的權益。例如,第七條第一項規定:「從事設計、生產、製造商品或提供服務之企業經營者,於提供商品流通進入市場,或提供服務時,應確保該商品或服務,符合當時科技或專業水準可合理期待之安全性。」其次,消保法對於新興的買賣型態也有具體的定義與規範,例如:郵購買賣、訪問買賣、分期付款買賣等。一旦發生消費糾紛,本法亦定有透過消費者保護團體代替受害者提起團體訴訟之規定,有別於一般民事訴訟求償途徑。 如果您向來自詡為消費高手,深諳如何買到質好、價優的貨色,那真是可喜可賀;問題是:除此之外,您是否還知道萬一買到的商品或服務有瑕疵,該怎麼辦?如果真的懂了,那麼您就是名副其實的消費高手囉! 本書以實際的案例為引,淺白的文字作答,將讀者應具備的消費法律常識輕鬆冶於一爐。每一篇底下,您可以分別找到自己關心的話題,例如,「壹、概念篇」中,將討論面對定型化契約,消費者如何不吃虧?商品出賣人是否應對商品品質負責?買到瑕疵品,該如何討回公道?「貳、郵購、網路、電視購物篇」中,則解答郵購買賣是否有試用期?網路購物不滿意,能不能退貨?購物頻道買賣糾紛如何解等疑問;「參、信用卡、分期付款買賣篇」中,則告訴您信用卡遭人盜刷,持卡人能不能免責?分期付款買賣利息如何訂?解除分期買賣契約,已付期款是否有去無回?不想再使用現金卡,如何辦退?遇到銀行惡劣催收,該怎麼辦?「肆、食品、醫療保健、美容瘦身篇」,舉其犖犖大者,如:食品有異物,可否求償?看醫生看出毛病,怎麼辦?購買進口美容保養品,應有哪些標示才算完整?瘦身美容契約糾紛如何解等。「伍、廣告糾紛篇」,則明白揭示各類不實廣告及刊登者的法律責任;「陸、訪問、試用買賣篇」,則將告訴讀者如何向推銷員撤銷您的購物契約?購買街頭推銷商品,後悔行不行?產品自動送上門,該怎麼辦?試用滿意再付款的買賣糾紛如何解等。再如其他各篇之內容,包括不動產買賣、旅遊、保險、直銷、仿冒、保全、消費紛爭之救濟……等,盡皆與您的消費權益息息相關。 也許有人會說:買個東西幹嘛那麼費事?但,「防患於未然」、「千金難買早知道」,多一分準備,往往就可減少一分損失。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本是共生共榮,何妨藉由了解各自的消費權利與義務,訂下一份雙贏的攻守同盟?!
|
| |
|
|
|
| | | | | |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