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目前位置 : 首頁
> 永然文化出版
| |
|
幫你精算勞退金——勞工退休金實例評估與計算
2005/06/24
|
作者:
徐茂欽
書名:幫你精算勞退金——勞工退休金實例評估與計算 作者:徐茂欽著 系列:勞資權益雙贏系列1 2Q11 勞退新制七月一日實施在即,在此之前,主管機關已向數百萬勞工廣為宣傳這個天大的好消息——勞保老年給付,加上「勞退金帶著走」的新制,即所謂「雙喜臨門」。彷彿從今爾後,勞工的退休生活可保高枕無憂,萬事不愁。 眼前狀況如何呢?企業暗自叫苦;勞工選新、選舊,舉棋不定。新制即將上路,偌多問題猶懸而未決;勞資為各保權益,角力賽暗中登場。專家預期:初期亂象,難以避免! 勞基法於民國七十三年開始實施,凡適用勞基法之行業,企業必須提撥退休金至中央信託局,而提撥率為2%至15%。因主管機關未確實核算企業之提撥率,故企業大多按2%提撥,又因勞工局人力不足,導致多數企業並未實際提撥;歷經多年,未提撥之企業仍占多數,勞工退休金條例為解決企業未提撥或提撥不足之問題,乃於第十三條規定,必須在新制實施後五年內補足。但所謂「補足」,究應依據何種標準計算?截至目前,仍是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。本書將就勞退新制實施後對企業之影響與衝擊,列舉實際範例供企業參考,並提供評估方法,衡量衝擊之程度,體檢企業本身問題,以提出正當且適合的方法解決保留年資未來五年補足之問題,進而減少勞資爭議。除了新制第十三條之規定外,另一困擾企業的問題是——勞工選擇新、舊制後,新、舊制雙軌並行,應如何計算其提撥率,本書亦將提供範例供企業參考。 「幫你精算勞退金」全書共分為六章,第一章「導論」,略述勞基法之退休金、勞工保險之老年給付及勞工退休金條例之新規範。第二章「企業退休辦法之種類」,退休負債之評估,係按勞工退休辦法而定,而退休辦法可分為確定給付制與確定提撥制二者,確定提撥制下,企業於定期提撥退休金費用後,退休負債即告結清,無退休負債問題;但確定給付制下,企業之每期退休金費用不確定,退休負債亦不明確,須藉精算統計方法估算,本章即就此詳加說明。 第三章「年資處理」,保留年資之處理,應採結清或五年補提至中央信託局,應先了解退休金與退休準備金之差異,方能釐訂適當之方案;因一般企業不了解勞工流動率對退休準備金之影響,故本章列舉數例加以說明。第四章「勞退金條例對企業之影響」,勞工退休金條例實施,賦予勞工選擇新、舊制之權利,在九十四年七月一日後,企業面臨新、舊制雙軌並行,其退休金費用如何計算?提撥至中央信託局之比率為多少?何種行業之衝擊較大?如何評估?本章列舉多個範例細說分明。 第五章「國內工業勞工退休準備金之評估」,勞基法實施已逾二十年,大多企業仍未依法提撥勞退準備金至中央信託局,此項應提撥之金額究竟是多少?本章採比例法,推估全國之提撥金額以供參考。第六章「勞工如何選擇新舊制退休金」,雖然勞工有選擇新、舊制之權利,但考慮因素非常錯綜複雜,主要因勞工申領退休金必須年滿六十歲,在這長達二、三十年,甚至三、四十年的歲月中,充滿不確定性,如利率走勢、公司財務或國家財政等,皆深深影響勞工退休金的給付,本章試從不同角度分析兩種制度之優劣,亦是勞工選擇新、舊制應考慮的重點。 新制實施進入倒數計時,您是否已經做好全面戰備了呢?怎麼選、怎麼做,勞資雙方才能贏得利多的未來?透過精算師的專業與計算,準沒錯!
|
|
|
|
| | | | | | | |